![]() |
第一堂,米勒光影的詩畫創作 |
週五最後一堂的彈性課程相當特別,因為將會由多位老師與五年一、二兩班的同學,共同在一個空間中進行一場藝術遇上語文─「米勒光影的詩畫創作」。
課程的發源是我們五年級三位老師暑假所參與的一場「教學培力計畫」的研習課程,其中使用的「DBL教學設計」─是以藝術大師作品與地方的核心特色,融入學科教學,展現學生的創造力。
第一堂課的主講者請到我們五年二班最生動、有趣的旭東老師,帶領兩班每一組的孩子,對米勒的名作進行觀察、分析元素,進而連想到擴展的形容語詞。
![]() |
孩子們專注聆聽畫作導覽的神情 |
![]() |
舉手票選三幅名畫中最喜歡的一幅 |
![]() |
準備好了嗎?我們要展開想像的空間 |
![]() |
每組提供一張盡情揮灑的白紙 |
![]() |
你在畫中看到了什麼? |
![]() |
小組討論提取出畫作的元素 |
![]() |
孩子們離開的固定座位,圍繞在一起討論 |
![]() |
一人一枝畫筆,讓點子不斷在白紙上浮現 |
![]() |
笑開了,因為連同學的手都被當畫布用 |
![]() |
激烈的討論,你還看到了什麼? |
![]() |
想不到時,請抬起頭,再回到畫作中尋覓 |
![]() |
擅長藝術的孩子,讓文字的綿羊長出了捲毛與雙腳, 畫面變得越來越豐富:) |
![]() |
參觀時間到,起身依序到各組參觀成果,互相觀摩與學習 |
![]() |
孩子們聚集在一起討論,我們怎麼做還可以更好! |
![]() |
第二步教學:針對「羊」這項元素,寫下形容的語詞 |
![]() |
孩子們隨著課程的進行,越來越投入 |
![]() |
想到好笑的地方,自己是笑得最開心的人 |
![]() |
像白雲、像棉花糖、溫和的……綿羊 (但某一組不知是否太過飢餓,連羊肉爐、羊肉串都冒出來) |
孩子們的想像與創作讓老師們在一堂課的反省,多了不同的思考方向。於是,我們開始密集的討論、大動腦筋了,如何把孩子們發散出的創意,連繫、凝聚而有方向地編織出一幅美麗的蜘蛛網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