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7日 星期六

[國語教學]讀報教育─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宣布退休(摘取段落大意)

教材來源:國語日報
「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宣布退休」
一、課程動機
  在白雲的孩子,班班有國語日報,是吸收新知與老師豐沛教材來源的好選擇。這天,報紙一送達班上,封底的人物介紹瞬間吸引了幾位孩子的目光,圍繞在一旁討論著「宮崎駿」─孩子心中的重要偶像。

  這篇報導充分引起孩子探知的動機與關注的好奇,搭配報導文字的精煉與深入剖析,作為描寫人物的作文範本,或是摘取段落大意的練習,皆是適當的選擇。

  課程執行的時機,我選在週五班上有五位自治市幹部請公假出外參訪的日子。班上一口氣少了四分之一的孩子,課程進度不適合往前推進,因此,正好運用課外教材,培養孩子語文領域的重要學習方法。
全神貫注於影片的內容
二、前導教學
  先以《天下雜誌》對宮崎駿的專訪影片─「逆風時代,希望啟航~宮崎駿的動畫世界」,不僅喚起曾經看到動畫的悸動,也開展孩子們對宮崎駿的多方面認識。

  專訪影片分為三個片段,剛好每段約以十分鐘為限。在每段影片的開頭與暫停處,老師加以引導與提問。因為,這是最鮮活的影像,而且是孩子們深深被吸引的談論對象,使得發言相當踴躍。

  好幾位開學至今,不曾主動在課堂發言的同學,都忍不住用簡短的語句參與討論。此時,伺機的追問與讚賞,讓我聽到好多有深度的想法。
教材來源:youtube 
三、讀報教學
  此篇「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宣布退休」之報導,將影片的內容加以濃縮取其精華,並帶出宣布退休的重要事項,孩子們還帶著濃厚的興趣進入閱讀文字的世界。
1.閱讀文章,找出「新聞報導」的特性
2.摘錄各段大意,先由老師示範一段,後請學生實際演練
一次又一次的嘗試,不斷修改出切題又簡要的大意
擦拭與刪除的畫記是正在學習的印記
  精煉出本段大意的過程,需要給予足夠的時間與指導,對老師與學生都是一種挑戰。我要有足夠的耐心與觀察,放慢腳步,提點每一位學生對文字的敏感度。用提問的方式,慢慢地迂迴找到目的。

  在不斷的修改中,孩子需要再一次的嘗試且不可中途放棄。當他發現身旁的同學也都在繼續努力,原本已經急躁的心,也會慢慢平穩,再給自己一次機會。我想這個試煉的過程是這堂課超越我預想的更大收穫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